古代智慧初探:好品德是无敌之箭(三文)

庄敬


【正见网2016年07月27日】

一、莫乱嘲斥“奇谈怪论”

魏国的中山地方,有一位贤能的公子牟,他喜欢同贤人交往,很欣赏赵国的公孙龙,对其他事务不闻不问。另外有一个名叫乐正子舆(以下简称子舆)的人,他们有一帮人,常常讥笑公子牟。

有一次,公子牟问子舆:“我喜欢公孙龙,有什么值得你讥笑呢?”子舆说:“公孙龙这个人,既不向老师学习,也不与朋友交往,能言善辩,却偏离正道;兼采百家,而不主张一家一派之学。对奇谈怪论有偏好,经常胡说八道,企图迷惑别人的心,让别人信服他。”公子牟听了之后,很不高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夸张公孙龙的错误呢?”

子舆解释说:“公孙龙欺骗孔穿,说:‘善于射箭的人,能够使后一箭紧紧射中前一箭,箭箭相接,第一箭射中目标不落下,其后的箭,又射中前一箭尾部,也不落下,以后箭箭如此,最后一箭还在弓弦上,箭头也和前面一箭相连。从旁边望去,好像一只长箭。孔穿觉得非常奇怪。我也因此讥笑公孙龙胡说。另外,公孙龙还说:‘还有更奇妙的啦:逄蒙有一个学生叫鸿超,对他的妻子发脾气,并恐吓她,说要用箭射她。他张弓搭箭,射她的眼睛。她闭着的眼睛,箭尖射中了,却没有感觉到,箭落在地下,一点灰尘也不会飞起来。’你想想,这样的事怎么可能呢?这样的人,我能不讥笑他?”

公子牟回答说:“后面的箭射中前一箭,是由于用力和方向完全相同的缘故。箭尖射中眼珠,而眼珠却一动不动,是由于箭的力度已经丝毫不存在,势穷力竭了。你不能理解如此高妙的道理,是由于理解能力不足。怎么可以判定别人是奇谈怪论,而加以嘲讥与排斥呢?”

乐正子舆无言以对。

(源自《列子•技艺篇》)

【解析】

公孙龙是著名的逻辑学家,从逻辑理论来说,他以上的那些话,是很有道理的。在当时,由于许多人不容易明白那些道理,故而对他的理论,总认为是奇谈怪论。在今天,他的话语对于提高人们的思辩能力,仍然很有好处。所以我们对任何事物,都不要妄下结论,应该深入细致地去探索,以达到正确的理解。不要犯乐正子舆那样的错误。

二、好品德是无敌之箭

古代有一个擅长射箭的人,名叫甘蝇,他弓箭一搭,走兽就趴下一动不动了;飞鸟就掉下来了。

有一个人名叫飞卫,听说这件事后,来向甘蝇学习射箭,经过学习之后,大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势。

飞卫回到家后,善射的名声,逐渐远扬。又有一个叫纪昌的人,慕名来向飞卫学习射箭。飞卫便要他先学会不眨眼,于是纪昌回到家中,睡在他妻子的织布机下,眼睛盯着来来往往的梭子;经过两年之后,即使锥尖刺着他的睫毛,眼睑却眨也不眨。纪昌心想:这应该是学成了,就向飞卫去报告。谁知飞卫摇头道:“光学会不眨眼不行,还要学会看:看小东西好像看大东西,看细微的好像看显著的,达到这样的水平后,再来告诉我。”

于是,纪昌又回到家中,用一根长头发,系一只虱子,悬在窗下。天天望着虱子。十天之后,它逐渐变大。三年之后,就好像是个车轮了。再看别的东西,很细小的看上去,都有山岳那么大。于是纪昌用弓和箭来射那只虱子,一箭就穿透了虱的中心。他又去报告飞卫,飞卫高兴地说:“你已经把射技学到手了。”

纪昌已经把射艺学到手后,为了独行天下,决定杀掉飞卫。有一次,他们两人,在野外相遇,纪昌便搭箭射飞卫,飞卫也搭箭还击,两人的箭,都在飞行中相碰,最后掉在地上。飞卫的箭射完之后,纪昌还剩有一支。纪昌把这只箭射出之后,飞卫面对飞来的箭,不慌不忙,捡起一根小草,来捍卫自己:只用小草把箭杆拨落了。

纪昌这才知道:老师的射艺,比自己不知道强多少倍!于是流泪跪拜,请求飞卫饶恕自己。飞卫也跪下,放声大哭。二人都愿意以父子关系相处,互相结盟,要永远友好下去。

好品德,这才是无敌之箭呀!
(源自《列子•技艺篇>)

【解析】

人们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纪昌自以为技艺超群,便生骄傲之心,甚至想杀死自己的老师。这种忘恩负义而不自量力的做法,终究败在了自己老师的手下。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也有。所幸,纪昌遇到的是飞卫,还能饶恕他,如果换一个人,结局就不一样了。这难道还不值得让一些人警醒吗?要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强中自有强中手!我们应永远保持谦虚的品德,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再者,一定要“知恩图报”,不可“恩将仇报”!否则,“技成德缺,必遭毁灭。”——天理不容于此!

三、“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尧自从成为君王后,便一心一意地管理国家,安排生产,五十年过去了,尧决定亲自到外面去看看天下是否治理好了,听听老百姓对自己的看法如何。

尧来到田间,看到农人耕耘,幼童欢笑,牛羊成群,禾苗青青。

尧来到山里,看见大树参天,牧人放牧,熊鹿饮泉,流水潺潺。

尧来到街市,看见店铺林立,行人如织,一派兴旺景象。

尧碰见一个儿童,在小路上唱歌,歌词是:

上天生了众多百姓,
都在各自遵循自然规律;
不要强求有什么知识,
只要依循天地自然的法则。

尧听了这首歌,内心十分高兴,就去问儿童:“是谁教你唱这首歌的。”

儿童回答说:“是一位大夫教我唱的。”

尧又去问那个大夫,大夫说:“这是一首古诗。它的中心思想,就是: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尧顿时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这句话不正在告诉自己该怎么办么?于是他立即回到宫中,把帝位传给了遵循天道、顺天爱民的舜,而不是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亲友、同派、同伙。

(源自《列子•治国篇>)

【解析】
笔者无言。“此时无声胜有声!”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文明新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