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珍事:房彦谦、房玄龄父子好家风,惜遭败坏

唐莲


【正见网2016年05月16日】

房彦谦,字孝冲,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东)人,是隋朝著名官员。他祖上世代为官,堪称官宦世家。房彦谦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去世了,故他从小便是个孤儿,被舅舅所收养。房彦谦的大哥房彦雅,见弟弟天资十分聪明,甚以为奇,就亲自教他读诗、书。房彦谦七岁时,背诵起诗、书来,动辄几万言,亲族都为之赞叹不已。后来,房彦谦跟从博士尹琳学习,手不释卷,刻苦异常,遂博通五经,能作文章,并练就一手好字,擅长草书和隶书。房彦谦又极有口才,品节超人。因此之故,十八岁时,房彦谦就被聘为齐州刺史主簿。他在职时清简守法,致使一州肃然安定,表现了他的才能。后任长葛县令,百姓称之为“慈父”。隋文帝仁寿年间(601一604),杨坚派持节使者考察官吏的政绩才能,使者推房彦谦为天下第一,房彦谦因而得到提拔。隋炀帝即位,房彦谦见朝政败坏,不愿为官,辞职隐居。后被征为司隶刺史,房彦谦积极选拔优秀人才,想将吏治整顿一番。这时朝政已十分腐败,由于他刚直不阿,耿介有节操,为执政者所妒,被贬为泾阳县令,死于任上。

房彦谦教育子侄们,可说是孜孜不倦。每次子侄们到他跟前,他都要教诲勉励一番。房彦谦出身世家,甚有家底;再加他做官所得俸禄,也颇有积蓄。房彦谦却都用来周济友朋亲属,以至到了后来,家中竟没有余财。房彦谦从不讲究吃穿之类,所用车服器具等,都极为简朴。自小到老,一生中,未有一言一行涉及谋私,可谓品性端正。虽然家中清贫,房彦谦却怡然自得,不以为苦。有时见家徒四壁,自觉好笑,回头对儿子房玄龄说:“人家因为做官得俸禄而富裕,我却因为做官而贫穷。看样子,我能留给你们的,就只有‘清白’这两个字啦!”

房彦谦之子房玄龄,后来很有出息。唐高祖李渊和唐太宗李世民举兵,房玄龄积极辅佐,任李世民秦王府中的记室,成为李世民的亲信。李世民即位后,房玄龄长期担任宰相之职。唐贞观年间的政策法令等,他都是重要的参与及制订者。时国力强盛,经济繁荣,人民安定,号称“贞观之治”,房玄龄是有很大功劳的。因此种种,太宗李世民对他极为倚重,视为股肱。贞观十一年(647),唐太宗任命司农卿李纬,为民部尚书,此时房玄龄不在李世民身边。后来,李世民特意向手下人问起,李纬任民部尚书后,房玄龄怎么说的。手下人回复道:“房玄龄只是说:‘李纬一部好胡须。’其余再也没有说什么。”唐太宗闻言,立即将李纬改任为洛州刺史。从此事中,可见唐太宗对房玄龄的信任和重视。

房玄龄不但是个能臣,而且还是个学者。他自幼聪敏,博览经史,又善于作文章,工草书和隶书,颇有其父亲房彦谦的风概,于此可见他受父亲房彦谦的影响之深。而除此两点与父亲相似以外,房玄龄也很重视教子。他十分明白,官宦人家子弟,尤其容易变质,特别是自己长期居于高位,就更应十分注意。他常告诫自己的儿子们说:“骄奢淫逸,容易使人丧失大志、品格变坏,万万不可以自己家中的地位而凌人!”他还不放心,又集古今圣贤所作的家训,让人书写在数个屏风上,叫儿子们各取一件,放在家中,时时提醒自己。房玄龄对他们说:“你们如果能够时时留意(遵照屏风上写的圣贤之言),便足以保身成名。”

可是,房玄龄的两个儿子房遗爱和房遗直,却没有能够遵守父训。当初房玄龄病重,唐太宗对他十分优遇,特意将与房家相隔的宫墙打通,以便时时派人问候。李世民又亲握其手,与他诀别,悲不自胜,还叫皇太子也来诀别。为了安慰房玄龄,立刻授房遗爱为右卫中郎将、房遗直为中散大夫,以让房玄龄生前就看到两个儿子仕途通达。后来,唐太宗又将女儿高阳公主嫁给房遗爱,将他招为驸马。唐太宗的这种恩遇,不可谓不厚。但是,房遗爱与高阳公主却日益骄纵,最后竟想夺位谋反,结果房遗爱被处死,高阳公主被迫令自尽,其子都发配到岭南。念及其父房玄龄的功劳,唐太宗也没有处死房遗直,只是将他除名,贬为庶人。这连带着也影响到死后的房玄龄,朝廷下令停止房玄龄所享的在庙中配殿祭祀的待遇。

自房彦谦和房玄龄父子都重家教,并有良好家风。但是到了房遗爱、房遗直这一代,便荡然无存,惜遭败坏了!
(《隋书•房彦谦传》、《旧唐书•房玄龄传》)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