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逸事:唐求与“诗瓢”

郑重


【正见网2015年07月29日】

古人写诗,十分重视创作材料的积累,而且积累材料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元代西域人辛文房,编写的《唐才子传》中,记述了诗人唐求,积累材料的古怪习惯。他在唐求的传记中,这样写道:

……所行览不出二百里间,无秋毫世虑之想。有所得,即将稿捻为丸,投入瓢中。或成联,或片语,不拘长短。数日后,足成为诗。后卧病,投瓢于锦江,望而祝曰:“兹瓢倘不沦没,得之者始知吾苦心耳。”瓢泛至新渠,有识者见之,曰:此乃唐山人诗瓢也。扁舟接之,得诗数十篇。

唐求号称“唐山人”,隐居深山老林,无意于功名利禄,一心一意作诗。尽管他的活动范围,没有超出二百里,但他终日“苦心”为诗,细心观察,深入体验,反复思索。每逢“忽然想到”,不管长短,即使只有片言只语,也立即记在纸上。然后将纸捻成团,丢进“诗瓢”中去。一天一天过去,等到材料充足了;便进行构思和写作。就这样,他一生中写出了许多好诗.流传于世。

唐求为人,忘于名利,唯求能写出好诗,此求单纯无秽。亦奇!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