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立志发奋终成材”的故事(数文)

郑重


【正见网2015年02月04日】

一、王符奋作《潜夫论》

《后汉书•王符传》记载: 王符,字节信,安定临泾人。安定这个地方,有鄙视妾生庶出的习俗,而王符为妾所生,没有外祖父家的势力可倚仗,所以被乡里人们所轻贱,不能被推荐出任官职。

于是,他立志发奋,闭门苦学,后来著书三十余篇,来揭露当时政治上的黑暗。他将这本书,命名为《潜夫论》,以表示自己:我是个潜默者,只想埋头苦干,不会宣扬显示自己,去博得名声。却终于成就了事业。

二、耻作牛马走,埋头研诗经

《后汉书•赵晔传》记载: 赵晔,字长君,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人。他在青年时,曾任县里小吏,经常驾着马车,从事收发文件和奉迎督邮(郡太守佐吏,专管纠察所属县吏违法之事)的工作。赵晔耻于做这种奉迎的工作,于是丢弃车马,不辞而去。他到了资中(今四川资中地区),拜杜抚为师,苦学、深研《诗经》二十余年。取得了学术上成就。

注: 赵晔,东汉学者。字长君,会稽山阴(浙江绍兴)人。少年为县吏,奉檄迎督邮,耻于厮役,遂弃车马去。到资中受师于杜抚,学成归,州官召补任其为从事,不就。著有《吴越春秋》、《诗细历神渊》等。青史留名。

三、大丈夫怎能安于当马驮草?

《宋书•蒯恩传》记载: 蒯恩,字道恩,兰陵承(今山东枣庄市)人。宋高祖刘裕,征讨孙恩时,县里征发民夫,命蒯恩为后备兵,负责为军马割草。蒯恩总是背着一大捆草,相当几个人背草量的总合。人们夸赞他能干。

但是,他常说道:“大丈夫应当弯弓持戈上前线,为什么要当一个驮草的马夫呢?”这话传到宋高祖耳朵里,宋高祖立刻下令:发给蒯恩武器,让他上前线去。

后来,蒯恩果然在战场上英勇奋战,立下功勋。

四、燕雀焉知鸿鹄之志

《史记•陈涉世家》记载: 陈胜被别人雇去耕地。在田垄上休息时,陈胜对一起干活的人们说:“我们如果将来有一天富贵了,彼此不要忘记。”

有人问他:“你是一个靠给别人耕田为生的人,怎么能富贵呢?”

陈胜长叹一声,说:“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雁的远大志向啊!(原文是:“燕雀焉知鸿鹄之志哉?)”后来,陈胜与吴广,发动九百余人起义,反抗暴秦,在陈县建立张楚政权,被推为王。

五、大丈夫安能承担斗筲之职

《汉书•郭泰传》记载: 郭泰,字林宗,其家世代贫贱。他母亲要他到县府中谋一个差事,他说:“大丈夫怎能委屈地承担这种斗筲(筲是古代容器,容一斗二升)一般的微小职务呢!”

于是,郭泰就去拜屈彦宗为师,认真苦学。后来,成为一代名儒。

注:郭泰,又写作郭太(128---169),东汉名士。字林宗,太原界休(山西介休)人。孤贫好学,善谈论,美音制。后居家教授,弟子数千人。与李膺相友善。名震京师,为太学生领袖。善品评海内人物,而无过激之辞。及卒,蔡邕为撰碑文,云:“吾为碑铭多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色耳!”(《后汉书》)。

六、若不为将相,不再入卫门

《战国策》记载: 吴起出卫国城门时,与前来送行的母亲告别,他咬自己的胳臂出血,然后发誓说:“我吴起此去,如不能封为将相,决不再踏入这个卫门!”

后来,他果然出将入相。

七、司马相如题柱的故事

《汉书•司马相如传》记载: 蜀郡(今四川成都)北面,有一座升仙桥,司马相如出发往长安时,在桥柱上题字道:“大丈夫不乘坐驷马高车(四马驾驭的车,为显贵者所乘),决不再过此桥。”

后来,司马相如被汉武帝召为“郎”(皇帝的侍从官)。他果然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八、生当封侯,死当庙食

《后汉书》记载: 梁竦,字敬叔,恃才自负,而郁郁不得志,他叹息道:“大丈夫生当封侯,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死当立庙受祭。如果不能这样,不如闲居以养老,读诗书以自娱。”

(均据清代程维周《人镜类纂》)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