酌古鉴今:圣法大于圣言(数文)

罗忍


【正见网2014年11月05日】

一、中国禅师与日本禅师

有这样一则关于中国禅师与日本禅师的故事:

有一位中国禅师,到日本去,拜访一位日本禅师。他们两人,一起乘船,过濑户内海。

那位日本禅师说:“你看,这日本的海水,是多么清澈,山景多么翠绿呀!看到如此清明的山水,使人想起山里,长在清水中那美丽的山葵花呀!”日本禅师很为日本的山水,感到得意。

而中国禅师听了一笑,说:“日本的海水,固然清澈,山景也美;但可惜呀,如果水能混浊一点,反而更好了!”日本禅师听后,惊异的问道:“你这样讲话,有什么道理呀?”

中国禅师说:“水如能混一点,山就显得更美了。这清水中,只能长出山葵花;而浊水中,却能长出最美丽、最清高的白莲花朵。我们是修炼人,应该懂得:出污泥而不染的道理!”日本禅师听了,连连点头称是!

生活在污浊的环境中,一样可以保持清白的本性,也就是说;住在什么地方,与什么人交往,都不能因外物而影响了自己的本性。相反,有外界险恶的环境,作比较,人才会做事更小心,更谨慎,更坚定,才更不容易出错。而且,我们常常可以从别人犯的错误中,警告自己,使自己少走弯路,“三人行必有我师”,不管与你同行的是什么人,都能扬长避短,从他们身上,学到一些东西。

(笔者附言:在中共邪恶统治下的法轮功人,都能坚韧不拔的修炼成功。更是“出污泥而不染”的又一铁证!)

二、孟母教子,如此认真!

孟子出身在一个贵族家庭,家里不太富裕。三岁的时候,父亲去世,母亲带着他,靠祖宗留下的一点遗产和母亲织布卖钱,过着比较清贫的生活。

孟子的母亲,非常重视对儿子的教育。早先他家的附近,有一大片坟地,经常有人在那里埋葬死人。孟子年纪小,好奇,也就跟着看热闹。孟母发现儿子经常学着哭死人,还和小伙伴玩埋死人的游戏。她感到问题很严重,就很快的搬家到离坟场很远的地方去住。

孟子的新家,靠近市场,一出门,就可以看见来来往往的人群,在做买卖。孟子很快又去学商人的样子,时而扮做屠户,宰杀泥捏的小猪;时而扮做卖布的商人,同买主面红耳赤的讲价钱。母亲发现了,决定再一次搬家。这一回,她把家搬到邹城内、小河旁的一座房子里。他家的东邻,是一所学校,不出家门,就可以听到那里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

搬到新家没几天,孟子就被学校里的读书声吸引住了。从此,他几乎每天都跑到学校里,在一旁出神的听先生讲书和学童念书,观看学童学习進退、揖让的各种礼节。渐渐的他也学起来了。他还约了一帮孩子,用泥巴做成杯盘盆鼎等各种礼品,在自己的院子里,认真演习起来。孟母非常高兴!于是,为儿子买来《诗》、《书》、《礼》、《春秋》等几部书,亲自教孟子读书。

孟母对孟子要求十分严格,孟子每天学过的功课,都必须熟读成诵。所以,即使晚上,孟子也必须端坐一旁,伴着织布的母亲,诵读诗书。

有一天,夜已经很深了,孟母在织布机旁一丝不苟的织布,孟子在一旁聚精会神的诵读。突然孟子诵读的声音停止了。孟母转头看去,只见孟子打了一个呵欠,合上书,两眼怔怔的看着前方。孟母停止织布,叫儿子过来,问他:“你怎么不念书了?”

“母亲,我累了,剩下的功课,明天再念吧。”

孟母听罢,突然拿起剪刀,一下子把织机上的所有经线,都剪断了,她流着泪,对儿子说:“念书就像织布一样,是不能中断的!断了就接不起来了。”

孟子也哭了,说:“我一定记住您的话。”说完,他又端端正正的坐下,认真的诵读起来!

三、关于吃鸡蛋的过错

子思向卫侯推荐荀变,说:“荀变的军事才能,可以统帅五百辆战车。”

卫侯说:“我了解他的军事才能,但是他当年担任税官,收缴民税时,曾经吃过人家两个鸡蛋,所以我不能信任他。”

子思说:“君主选用人才,就象木匠选用木材一样,要用其所长,弃其所短,即使几抱粗的参天大树,也会有几尺腐烂的地方。好的木匠,不会因为木材有腐烂的地方,就抛弃整个的良材大木。目前您身处战乱之世,选拔得力将领,只是因为他吃了人家两个鸡蛋的小过错,而抛弃国家栋梁的将才。这事可千万不要传到国外去啊!”

卫侯谢了又谢,说:“您的话,我牢记在心。您也别把我这个错误,泄露出去啊!”

四、庄子的自我检讨和总结

《庄子》里,有这样一个有名的故事:庄子有一天很不高兴,他的弟子就问他:“老师,你为什么不高兴呢?”

庄子说:“现在之人,都是见利忘害呀!”

学生说:“何以见得?”

庄子说:“昨天我在栗园游玩,看见一只鸟,飞落到树上。我正想打鸟时,又见一只蝉,正高歌于树上,他自己以为安全,却不知一只螳螂,正在后面要吃它。螳螂一心想吃掉蝉,却没有注意黄雀,在后面也想吃它。我正要打黄雀,却被看园的人,骂我想偷栗子,而打了我,我真是受气呀!”

庄子讲完了上述的故事后,又说:“追逐外物,往往只看见前面的利益,而忘记自己身后的危险。这才是真正的危险啊!”

连庄子都要提醒自己:要时时检点,何况我们常人!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实在值得我们深思呀!

五、“天下何时太平?”

岳飞从小就能喝酒。当他率兵抗金时,宋高宗告诫他说:“你以后收复了黄河以北地区,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开怀饮酒了。”

岳飞听完高宗这话,从此以后,就戒酒了。

后来,高宗要为岳飞建造房屋,岳飞推辞说:“敌人没有消灭,顾念家庭又有什么用呢?”

有一天,高宗问岳飞:“天下何时能太平呢?”

岳飞回答说:“文官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则天下太平矣!”

六、道德与治国

春秋战国时代,鲁国的季文子,是鲁宣公和成公的国相。但是他的婢女没有绸缎,马没有粮食吃。仲孙它(人名)劝季文子说:“您身为鲁国上卿,先后给两位君主,当过国相,而婢女不穿绸缎,驭马却吃不到粮食,别人不只是认为这是您吝啬,也会使国家脸上无光。”

季文子说:“我也希望婢女穿得好、驭马吃得好。但是,我见到国都里的人,他们的父兄吃得粗糙,穿得破烂的人,还很多。所以我才不敢随心所欲。国人父兄吃得粗糙、穿得破烂,而我却让婢女和驭马穿好的,吃好的,这恐怕不是做国相的人,该做的吧?再说,我只听说:道德高尚,才可以为国争光。没有听说:因为婢女穿的好、驭马吃的好,能使国家光彩。”

季文子把这次谈话的情况,告诉了仲孙它的父亲仲孙蔑,仲孙蔑便把儿子关了七天。从此以后,仲孙它给自己婢女穿的衣服不超过粗布,给驭马吃的饲料,不超过野草。

季文子听说仲孙它有了转变后,说:“有过错,能够改正的人,是会受到人民尊重的。”于是,便推荐仲孙它,担任了鲁国的上大夫。

七、圣法大于圣言

朝廷的科举考试,经常有人弄虚作假。李世民下令这些人自首,如果不自首,被查出来,就判处死刑。

不久,发现一个弄虚作假者,大理少卿戴胄依法判处其流放,然后来报告李世民。

李世民说:“我说过:不自首的,处以死刑,你现在却判他流放,这岂不是告诉天下人,说我言而无信吗?你是不是在以权谋私?”

戴胄说:“陛下如果当时杀了他,那我管不了。既然交给刑部处理,我就不敢违法。”

李世民说:“难道你为了得个守法的好名声,就使我失信于天下吗?”

戴胄说:“所谓法律,是国家用来治理天下的最高准则。所谓圣言(皇帝说的话),是皇上处在喜怒之际而发的。圣言虽大,但大不过圣法(指法律更神圣!)陛下一时生气而说要杀他,明明知道自己说的不合法,才要求刑部依法处理的,这才是忍小忿而存大信。如果按照您生气时的话去做,而违背法律,我从心里为陛下感到惋惜、难过。”

李世民听完戴胄的话后,高兴地说:“在法律将要受到损害时,你能挺身维护,我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八、廉洁生威

明代宣德年间,担任镇帅的官员,一到广西,当地的土官,便前来送一份厚礼,时间一长,便成了规律。前来上任的镇帅,一接受礼物,就被土官所左右。

这天,大将军云山,刚到广西任镇帅,土官们便送来了厚礼。

云山一时拿不定主意,便请来刚直的府吏郑牢,问道:“这些礼物,我收、还是不收?”

郑牢说:“新衣服上身,弄脏后,就洗不干净了,将军就像这新衣。”

云山说:“要是不收,土官生疑起事,又如何?”

郑牢回答说:“贪污受贿,按照法律是要处死的。将军难道不懂法而怕那些地头蛇吗?”

云山说:“你说的很对。”便全部退还了礼物。一切政务,严格按法律办事,因此,土官们畏惧诚服,有所调遣,大家都服从指挥,谁都不敢胡作非为。

云山每到一处,还能请教乡亲父老,奖励善良,调查各项政策落实的情况。当地人都很尊重他。

九、妒嫉陷害他人,被处死!

夏原吉由乡试被推荐進入太学,又被选入宫中,担任书写皇帝诏书的职务。太学生们,有时在一起喧哗取闹,唯有夏原吉,正襟危坐,不苟言笑。

这事,被朱元璋暗中看到,并引起注意,便提拔夏原吉为户部主事。户部的事务细小繁琐,而夏原吉处理得有条有理,户部尚书郁新(人名)很器重他。

户部有个叫刘郎中的主事,很妒嫉夏原吉的才能。恰好郁新被控告:部属消极怠工。朱元璋要把这些人都抓起来。郁新坚持说:“不能这样做。”

朱元璋生气的问:“谁教你这样做的(指:不要把这些人都抓起来)?”

刘郎中立即向朱元璋报告说:“教唆尚书的人,是主事夏原吉。”

朱元璋说:“夏原吉能够帮助尚书,把户部的事情处理好。你是嫉妒诬陷他(夏原吉)啊!”朱元璋下令把刘郎中处死,抛尸市中,以示众。

从此以后,嫉妒诬陷他人的邪恶之徒,皆大为收敛。

(以上均据《通鉴纪事本末》)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人物

神传文化网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