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探讨人的寿命是由什么决定的?

周正


【正见网2006年09月06日】

寿命与身体健康是一个人人都关注的话题。从古代的养生,到近代的科学,有着各种看法。现代医学又开始从分子水平来研究细胞与基因。可是,基因对一个人寿命的影响有多大呢?2006年8月31日《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探讨了这个问题,答案是令人失望的。

(一)

文章中说,92岁的Josephine Tesauro居住在宾州匹兹堡市的郊区。虽然年纪很大,却依然腰直、牙坚,身体很健康,而且还能开车访友、去教堂、购物等。可是她的双胞胎姐妹却情况大不相同:大小便失禁,進行过髋关节置换手术、视力基本丧失,此外还有老年痴呆等等。

报导中说,即使是研究衰老的专家们知道这个事例后也很惊异:这对孪生姐妹基因相同、在同一家庭中长大,一生中又生活在同一个地方,为什么衰老与健康的情况会大相径庭呢?

有关衰老和寿命,近代科学的解释也是翻来复去的有好几种。在几十年前,人们认为是由环境、饮食、运动、及医疗保健程度来决定的;后来就有了基因学说,认为由于基因不同,有的人命里注定就是能够大吃牛排、大抽香烟还能活到100岁,而有的人就不行,这种观点现在还很流行。

可是最近的一些研究发现,除了个别的长寿家族之外,总的来看基因在决定人的寿命与健康状况上并不怎么重要。也就是说,要想从亲属的寿命来预测某一个人的寿命,通常来说这是不可能的。

德国普朗克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研究人类寿命的负责人James Vaupel 介绍说,比方说,人的身高与遗传关系很大,而寿命则远不是这个样子。不要说从父母身上很难预测一个人的寿命,即使是完全一样的双胞胎,寿命也会不同,差别平均在10岁以上。

人的寿命是一个很奇妙的事情。尤其到老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趴下了,而且也不一定就能看出什么特定原因。在不同的人中,有的要体弱一些,有的则强壮一些。当然一般认为强壮的要活的时间长一些,但也不全是,因为有的人看上去体弱却能一直活下去,有的人看上去强壮说不准一下子就一命呜呼了。

报导中说,有些疾病,象Alzheimer或早期的心脏病,要比癌症等疾病与遗传的关系更大。但即便是对这些病,某个人有遗传倾向并不意味着就会得病;事实上大多数有某种特定疾病遗传倾向的人并不得这种病。再退一步讲,即使是得了一些病―甚至是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也不意味着该人就会死于这个病。

所以想预测一个人的寿命是很难的。丹麦研究疾病传播的教授Kaare Christensen介绍说,科学家能够预测一定的概率,比如肥胖、抽烟等会让人短命;但具体到对一个人的预测,那几乎是无能为力的。

(二)

文章中的另外一个例子是James Lyons,住在密歇根州。他的父亲55岁死于心脏病,从病发到死亡只有6个小时。不仅如此,他的两个堂兄一个死于57岁,一个死于50岁。尤其50岁的那个,一直很健康、精力充沛,可有一天一下子就走了。由于这个例子在先,所以James Lyons進入50岁时,就开始提心吊胆。

可是25年过去了,75岁的James Lyons依然很健康。他比他的家族中的绝大多数人活的时间都要长。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没人知道。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Christensen从双胞胎入手―因为他们的基因是相同的,容易比较。他与他的同事们,收集了丹麦、芬兰、及瑞士三个国家从1870到1910年出生的所有同一性别的双胞胎(大约有2万多人)。

调查的结果显示,基因对寿命的影响要比公众、比科学家事先预想的要小很多。即使是基因完全相同的双胞胎,其寿命也是差异很大。

在另一项研究中,科学家们研究了北欧的近4万5千对双胞胎,调查了癌症患病率的情况。结果发现,在众多的癌症中,只有几种能看出与基因的关系,这其中有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直肠癌。但是,即使是这三种能看出联系的癌症,其关联也并不大:如果双胞胎中一个患癌症的话,另外一个患病率少于15%。这个结果让人们感到由基因来解释癌症发病的观点有些牵强―因为要真是这样的话,双胞胎中一个患病,另外一个患病率怎么说也是要接近100%的。由此,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Robert Hoover 写道,过去有些科学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有了一定的数据(比如一个人基因组的构成),就可以预测其患病率;显然,这种想法是要重新考虑的。

报导中说,决定人寿命的原因是什么,科学家们还不知道,只能用随机性来解释。

(三)

就寿命与健康,古人认为做恶者会折寿、短命;行善者会积德、延寿命并福泽子孙。过去许多上了年纪的人也都这样讲,古书中也有不少记载。即使是诸葛亮,也因征战中伤人太多而被减寿。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且不说一个人的寿命是随机的、还是“生死由命”,但如果有天理的话,一个人选择行善还是做恶还是会对其今后有影响的。

是不是这样,读者您不妨可以自己想一想。

参考资料:
Live Long? Die Young? Answer Isn’t Just in Genes: http://www.nytimes.com/2006/08/31/health/31age.html
http://minghui.ca/mh/fenlei/148/

(English Translation: http://www.pureinsight.org/node/4214)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