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常识〗(七) 律诗

文思格


【正见网2003年02月26日】

有了前面关于“绝句”和“对仗”的讨论,我们现在可以来探讨“律诗”的结构了。如果把绝句比作短小的民歌或者山歌,“律诗”就是内涵更加丰富、技巧更加全面的完整的乐章,而“排律”则是毫无长度限制、可以淋漓尽致地自由发挥的大型歌剧。

“律诗”是指包含八个句子并满足下述要求的格律诗:每联对句包含一个韵脚,如果第一句入韵则全诗有五个韵脚。全诗只押平声韵,不能押仄韵,也不能转韵;全诗的平仄满足“粘对”原则(即每联内部两句相对、每两联之间相粘);中间的两联必须都是对仗结构(即中间的四句必须两两对仗)。

根据前面所讲,不管五言或者七言的格律诗,其句子都只有四种基本的平仄结构,一旦第一句确定了,并且每一联都满足“粘对”原则的话,则全诗每一句的平仄结构也就完全决定了。因此律诗的平仄结构(无论五言或七言)也只有四种基本的格式,其推论的方法和前面“绝句”的情形相同,读者自己就能推出,因此这里就不一一列出来了。

根据每句的字数,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分别简称为“五律”和“七律”;为了方便,律诗中每一联都有一个专门的名称:第一联叫“首联”,第二联叫颔联,第三联叫“颈联”,第四联叫“尾联”。正如绝句并不要求对仗,但诗人自己可以用对仗一样(参考前面一讲的例子),律诗中不要求对仗的首联和尾联也可根据诗人的需要而使用对仗结构。

例子1:分析下面诗的结构,判断其是否是律诗: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第一句的“岸”不入韵,因此原诗有四个韵脚:“舟、流、休、鸥”,押的平声韵。前面三联都是对仗结构(参看本文末的“上一次练习的参考答案”)。全诗平仄满足“粘对”原则,因此原诗是一首律诗。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但并不意味着不满足格律要求的诗就一定不如满足格律要求的诗,因为声韵谐和只是形式美的一方面,而且谐和的方式也可能有不同的形式。我们讲格律的目的是“用其精神”,让读者心中有音乐美这个概念,并把现成的、可以改善形式美的格律摆在那里,读者觉得方便可用时,可以随手拈来用一用,对所写诗的质量或许有些改善。

例子2:分析下面诗的结构: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诗在两个方面打破了律诗的格律:1。前面四句平仄不满足要求;2。第二联基本上不对仗。但此诗确是一首好诗,深得时人与后人的推崇。

如果作者觉得八句的律诗仍然不足以表达自己要写的内容,则可以再进一步把律诗扩大到“排律”去。“排律”没有句子数目的限制,它的构造方法就是在律诗中间两联的后面再加进若干联对仗结构。也就是说,除了首联与尾联之外,中间可以有任意多联对仗结构,全诗的平仄也要满足“粘对”原则。

例子3:分析下面诗的结构:

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王维

积水不可极,安知苍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

全诗六韵十二句。中间四联全是对仗结构。尾联也基本是对仗结构。平仄满足格律要求。因此是一首排律。

格律诗是在初唐时兴起、中唐时完全定形的诗体,当时叫“新体”,而把以前的诗体叫“古体”。“古体”诗又叫“古诗”或“古风”,其中最常见的有“乐府”,而汉魏以下的“乐府”诗又叫“歌行”。它们不满足格律诗的要求,但也有它自己的规律和特点。格律诗定形以后,写“古体”诗的人便越来越少,但有时还有人用入律的(即满足格律的)句子来写“乐府”诗,名之曰“新乐府”。

练习:分析下面各首诗的结构,判断其是否是律诗或者排律:

(一)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二)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三)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四)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五) 无题
李商隐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六)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渡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妇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上一次练习的参考答案: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这首诗中的前面三联都构成对仗结构。第一联:“细-危”形容词对,“草-樯”名词对,“微-独”形容词对,“风-夜”、“岸-舟”都是名词对;对第二、三联可作类似分析,其中第二联对得特别工整,第三联中“文章-老病”名词对勉强成对,如果再细拆为单字“文-老”就不成对了。

添加新评论

今日头版

诗词曲赋